甘肃:寒旱区优势作物绿色提质生产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每日快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15日电 甘肃省科技厅14日披露,甘肃省寒区旱区是发展特色优质农业的主要载体,其中马铃薯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中药材播种面积达到460万亩,目前已成为农业增效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近年来,由于地膜覆盖的高强度种植,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使用,连作障碍等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作物生产力和品质下降,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导致甘肃中东部寒旱区特色优势作物马铃薯和道地中药材的持续生产受到制约,严重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在生产上急需通过优化耕作技术和养分管理策略,来改善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的水肥保持和供应能力,在厘清作物尤其是道地中药材水肥需求规律的基础上,优化种植制度实现水肥可持续高效利用,借助生态化学计量学等研究方法,来实现养分的精准管理并降低面源污染、提高产品品质。
甘肃省科技厅坚持问题导向,2021年在省科技重大专项中,支持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牵头,联合甘肃农业大学、鼎瑞农业科技公司等优势单位,组织实施“寒旱区优势作物绿色提质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2年的技术攻关,创新提出了多套马铃薯和道地中药材绿色优质栽培技术模式,技术应用实现化肥减量20%,氮肥偏生产力提高30%,马铃薯增产30%以上,中药材增产20%;研发改进追肥、杀秧、绿肥播种、深施肥等机具;研制马铃薯、黄芪、党参配方肥;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网络1个。建成核心示范基地和示范区各3个,面积1500亩;技术辐射示范面积60万亩,亩增收380元,累计新增效益2.28亿元。(完)
关键词: